close

東周列國之一 原著:馮夢龍

 

第二回 褒人贖罪獻美女  幽王烽火戲諸侯

 

話說宣王從東郊遊獵回來的路上,遇上了杜伯跟左儒的陰魂索命,得了重病,一閉上眼看到杜伯跟左儒在床邊的樣子,自己知道報應到了,病是不會好轉了,就怎樣也不肯吃藥。

三天之後,病情愈加嚴重,已經快要死了。

當時周公已經告老還鄉去,仲山甫已經過逝。不得已,只好召集老臣尹吉甫、召虎兩人,準備交代後事。

兩位大臣來到宣王的病床前,行大禮問安。

宣王在內侍的扶持下,勉強靠在床褥上,對兩位大臣說:「朕靠著諸卿大臣的力量,中興周室,在位四十六年,其間南征北伐,才能平定天下。

卻沒想到老年竟一病不起。

太子宮湼雖然已經成年,卻不擅國事,性格平庸,要諸位老臣費心輔佐,千萬不能讓帝業衰敗,讓其他人有機可乘!」

兩位大臣拜禮後接受任命。

才走出宮門,恰巧遇見太史伯陽父,召虎私下對伯陽父說:「之前流傳民間的童謠,我曾說過國家恐怕要遭受弓矢的叛變。今天王親眼看厲鬼,又說被以朱紅色的弓箭射傷,以致病情危急,看來預言的兆勢已經發生,王的病情肯定不會好轉了。」

伯陽父說:「我昨晚觀看天象,妖星隱隱約約的出現在紫微星(古時天子被認為是紫微星君的化身。)的附近,我認為國家一定會有更嚴重的災禍,就是王也沒有辦法承擔的。」

尹吉甫卻說:「俗話說。『天定勝人,人定也能夠勝天。』各位一直說天道如此,卻不肯想法辦解決,是把掌管國家大事要務的三公六卿當成什麼了?」

說完後,三個人就各自分散不再討論。

沒隔多久,文武百官都聚集在宮門前,探聽宮內的情況。

聽說宣王病情沈重,都擔心的不敢回家了。

當天夜裡,宣王就病重死了。

姜后遵照宣王的命令,任命老臣尹吉甫和召虎為顧命大臣,協助處理宣王後事,並率領文武百宮官扶太子宮湼行與喪禮,在宣王的棺木靈柩前即位,是為幽王。

下詔以明年為幽王元年,並立大臣申伯(伯:官職名)的女兒為王后,兒子宜臼為太子,封申氏的父親申伯為申侯(侯:官職名)

 

再說,宣王的姜王后因為過度悲傷,沒多久也過逝了。

新繼任的周幽王為人殘暴,苛刻無情,喜怒無常,還在守靈的期間,就跟一群親近他的小人們,每天飲酒作樂,完全沒有失去父親的哀傷之情。

自從姜后過逝後,更是變本加厲,毫無節制。

每天沈迷於酒色之中,不理會國中朝政大小事。

申侯一直勸諫,幽王也聽不進去,申侯很失望,於是告老還鄉,回到分封給他的申國去了。

也是西周的國勢註定衰退,尹吉甫、召虎等跟隨宣王中興的老臣們,在幾年內相繼過逝。

幽王另外起用了虢公(名叫石父)、祭公(名叫易)和尹吉甫的兒子尹球等人,並列為三公。(周朝的最高官職)

三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去陷害別人的小人,貪戀榮華富貴,為了逢迎幽王,只要是幽王喜歡的事,不管對或錯,沒有不應承的。

當時,在幽王身邊的要臣,只有任職司徒的鄭伯友是個正人君子,但幽王並不信任也不重用他。

(鄭伯友,姓姬名友,是周宣王最小的弟弟。宣王當時分封姬友在鄭建立鄭國,是西周朝建立的最後一個諸侯國。姬友的職位是伯,所以叫鄭伯友。姬友死后謚號為桓公,史稱鄭桓公。)

某一日,幽王上朝時,岐山地區的管理大臣奏報:「涇水、河水、洛水三條河川,同日發生地震。」

幽王笑笑的說:「山崩地震,是常有的事,不必特地跟朕報告。」

說完就叫文武百官退朝,回到後宮去了。

太史伯陽父牽握住大夫(官職名)趙叔帶的手,感嘆的說:「三條河的源頭都是從岐山分支出來的,怎麼可以震了就不管呢?從前伊水和洛水源頭堵住後導致河水枯竭,接著夏朝就滅亡了;當河水枯竭時,商朝也跟著滅亡。

今天這三條河竟然同時地震,想必水的源頭將會堵塞,水源既然堵塞枯竭,岐山一定會因為水不能流出而發生山崩。

岐山是我周朝太王發跡的地方,象徵周朝的根基,如果山真的崩了,西周怎麼可能會平安無事?」

趙叔帶說:「如果國家有異變,會在什麼時候呢?」

伯陽父屈著指頭數算。「不會超過十年就會發生了。」

趙叔帶問:「你怎麼確定呢?」

「依天理來說,行善的功德積滿後,福運就會來了,反過來說,作的惡事積滿後,災禍當然就會跟著來。」伯陽父回答說。「十年,是一般人說的『積滿』(週期)。」

趙叔帶說:「幽王身為天子,卻不體恤國家百姓,任用小人輔政。我在朝職位是負責把國家大小事真實的報告給天子,必定要善盡做人臣子的節義向王進諫。」

伯陽父阻止他說:「恐怕怎麼說都是沒有用的。」

兩個人在宮門外談話很長的時間,早就有人偷偷的稟報給虢公知道。

虢石父害怕趙叔帶進諫,幽王一旦知道真實的情況,會妨礙他的權勢,於是趕忙進到宮內,向幽王報告趙叔帶和伯陽父私下談論國事的事,說趙叔帶「毀謗朝廷,妖言惑眾。」

幽王卻笑說:「愚昧的人妄自談論國事,就像在野地田間放屁,何必花心思去聽?」

而後,趙叔帶自恃對朝廷的忠義整心,一直找機會想要進諫,卻不停的被阻撓。

過了幾天,管理岐山地區的大臣又寫了報告上奏,說:「三條大河的水源枯竭了,岐山發生山崩,災情非常慘重。」

幽王是完全不在意,也不害怕,反而叫人花費心思到處尋訪美女,充實自己的後宮。

趙叔帶終於忍不住,堅持站出來進諫言:「山崩水枯,象徵一個國家的血氣、膏脂都乾枯了,有如正在極高的地方往下墜落,是國家的不祥徵兆。而且岐山是我朝的根基所在地,發生山崩,是非同小可的事。

現在王應該專注在國政和撫恤百姓上,趕快徵求賢德人才輔佐國家,還有希望可以消弭天怒人怨。為什麼王不訪賢才,卻是要尋訪美女呢?」

虢石父聽了,趕忙出來辯駁:「我朝自從定都在豐鎬,根基已經穩定,那岐山早就是個偏遠的郊地,如同丟棄的鞋子,有什麼關係?

早就聽說叔帶輕視王的權威,現在是借機會來責備天子,請王務必看清楚叔帶的為人。」

幽王說:「石父說的沒錯。」

於是下旨罷免趙叔帶的官職,趕回鄉下去。

趙叔帶感傷的說:「情勢危險的國家不要去,亂臣賊子多的國家不可以居住。我不忍心見到我西周王有亡國的傷痛呀!」(原文:『吾不忍見西周有麥秀之歌。』麥秀之歌,意思同於「黍油麥秀」,指禾黍(作物)長得好,麥子(作物)就會消亡。)

於是趙叔帶攜家帶眷往晉國地區去了,後來成為晉國重臣大夫趙氏的祖先。

之後,在戰國時代期間,趙氏跟韓氏把晉國瓜分出去,地位並稱為一方諸侯,這是後話。

 

再說有一位大夫名叫褒珦,是從褒城來的,聽說趙叔帶全家被趕出京城,急忙入朝向幽王進諫,說:「王不害怕天災,還貶逐有賢德的臣子,恐怕朝堂上沒有真心為國事操心的人,我周朝就會保不住了。」

幽王非常生氣,就把褒珦關到大牢裡。

從此之後,不再有人敢再跟幽王進諫,有賢德的大臣也都紛紛離開了。

話說另一方面。

之前製造販賣桑木弓和編箕草箭袋,佼幸活下來的男子,抱著在清水河裡救上來的女嬰,逃到褒城地區,因為沒有辦法哺育奶水,恰好有一個名叫娰大的人,他的妻子生了女兒卻無法養活,聽說男子帶了女兒在找奶母,就託人送些布匹之類的禮品,乞求收養女嬰。

姒大將女嬰取名叫做褒姒,扶養長大。

褒姒天生麗質,雖然年紀只有十四歲,身材、容貌卻像十六、七歲的成年女子。(古時女子成年是十六歲,稱『及笈』。)

而且眉清目秀,唇紅齒白,烏黑長髮,一雙手的手指細白得像玉做的一樣美。

真是有如花如月的美貌,有傾國傾城的姿色。

因為姒大的家住在偏鄉,加上褒姒年紀還小,所以還沒有人上門來說親。

某一天,褒珦的兒子名叫洪德到附近收租,偶然看見褒姒在門外打水,雖然穿著樸素,也沒有什麼妝扮,卻是難掩國色天香的美麗,令洪德驚為天人。

「這麼窮鄉僻壤的地方,竟然有如此美麗的女子!」

於是心裡暗自想著,父親被關在鎬京的大牢裡已經三年了,也不知道要怎麼把父親救出來。如果能夠得到美人進貢給天子,也許有機會可以為父親贖罪。

於是向附近的鄰居打聽美人的名字和家世,回到家裡後告訴母親:「父親當年向天子進諫,只是得罪天子並不是什麼不能被原諒的大罪。現在天子不顧國事,到處求訪美女,只為自己後宮享樂。我在鄉下偶然看見姒大家的女兒非常美麗,簡直就是世間少有。如果奉上金銀布帛,將美人買來獻上,也許就能把父親救出來。就好比是昔日武王姬發採用散宜生的計策,金賄賂奸臣,說服殷紂王釋放文王姬昌一樣。」

他的母親說:「如果用這計謀真的能救你父親出來,何必珍惜小小的財物?你要趕快去做,不要延遲了時機。」

洪德親自到姒大家,商定用布帛三百匹,買了褒姒回家。

用最好的香草給她沐浴,吃的穿的用的都比照富貴人家的女兒,並且教導她禮節禮儀後,將她帶到鎬京去。

洪德先用金銀財寶賄賂虢石父,請求幫忙轉達願送美人換父親的心願。

並說:「父親自己知道得罪天子罪該萬死,不敢求情,但兒子知道如果父親死了,是沒有辦法再重新活過來的。今天奉上特地尋訪的絕色美人,名叫褒姒,希望能用美人換父親的死罪,求吾王寬赦!」

幽王聽了虢石父的轉奏,就宣褒姒進宮晉見。

褒姒朝拜幽王之後,幽王抬頭看褒姒,不論美色或是儀態,果然是從未見過的極品,褒姒眼光所到的地方,光豔照人,美不勝收。

幽王非常歡喜,想到雖然來自四方各地都有進貢美人,卻不比不上褒姒的萬分之一。

於是不讓侍人通報申后,就直接把褒姒留在別宮裡。

也下旨釋放褒珦出獄,官復原職。

當晚,幽王跟褒姒就同床共寢,恩愛不已,從此兩個人在一起,褒姒就時常坐在幽王的腿上,總是並肩站在一起,喝茶飲酒就交杯,吃飯都用同一個食器。

幽王一連十天都不上朝,整天和褒姒纏綿在一起。

大臣們天天在朝門外等候,都等不到天子上朝,只能嘆氣著離開。

這是幽王四年時的事情。

 

幽王自從得到了褒姒後,因為迷戀她的美色,三個月來都住在褒姒的別宮瓊台,不再去申后的王宮。

早早有人向申后報告褒姒的事情,申后非常生氣,有一天在不通報幽王的情況下,領著服侍的宮女們逕自來到瓊台,正巧看見幽王和褒姒親密的抱坐著,褒姒看見王后,也不起身行禮迎接。

申后氣不過,開口就罵:「哪裡來的賤婢,到宮裡來作亂?」

幽王擔心申后會出手打人,就把褒姒藏在自己的身後保護,回答申后說:「這是朕新取的美人,還沒有給她名份,所以沒有去朝見王后,王后不必為了小事發怒。」

申后罵了一場,看幽王庇護褒姒,只能憤恨的走了。

褒姒問幽王:「剛才來的人是誰?」

幽王說:「這是朕的王后,妳明天可以去拜見她。」

褒姒沈默不說話,到了第二天,仍然沒有去拜見正宮娘娘。

再說申后回到宮裡,心情憂悶不愉快,太子宜臼看見了,就跪問母親:「我母親貴為六宮的統領,有什麼事讓您不開心的呢?」

申后說:「你父親寵幸叫褒姒的女子,根本不顧禮節,也不來朝拜我。將來要是這女人得志了我母子倆就沒有立足之地了。」

於是把褒姒不來朝拜自己、見到王后也不起身迎接的事,詳細的向太子哭訴。

太子說:「這不是什麼難事。明天是朔日(初一)父王一定要上朝,母親可以帶宮人到瓊台花園採摘花朵,把那賤婢引出來。孩兒要將她毒打一頓,幫母親出氣。假使父王怪罪,事情是我做的,跟母親沒有關係。」

申后阻止說:「兒子不可以這麼做,這種事還是需要一點時間想清楚再做。」

太子被阻止後,心裡懷著忿憤離開了。

隔天一早,依照祖制規定,幽王果然上朝,群臣歡喜的祝賀朔日。

太子故意派了幾十個宮人到瓊台去,不問青紅皂白的,把園中的花朵胡亂摘取,瓊台的宮人趕快出來阻攔,說:「這是萬歲爺親手栽種,要給褒娘娘賞玩的,不可以毀壞,否則會得罪天子!」

這邊的宮人大喊:「我們奉命來摘花,要送給正宮娘娘,誰敢阻攔?」

兩方人馬爭吵不休,驚動褒姒出來觀看,一看就生氣,正要發作,沒想到太子突然走來,褒姒完全出乎意料之外。

太子看見褒姒,就跟看到仇人一樣,一個上前,揪住褒姒的髮髻,大聲怒罵:「賤婢,妳是什麼身份的人,沒名沒份的,也敢妄稱叫『娘娘』!真的目中無人!今天我就教妳認得我是誰!」

接著就是幾拳打下,褒姒吃痛,完全無法反擊。

所有的宮人懼怕幽王怪罪,都跪下叩頭,求太子看在幽王面上,手下留情。

太子打了幾拳,也擔心鬧出人命,即時住手。

褒姒忍痛帶著羞辱回到瓊台中,當下就知道是太子替母親出氣,氣得淚流不止。

宮人們只能勸著褒姒:「娘娘不用傷心,吾王自然會為妳作主。」

才剛說完,幽王退朝後就直接回到瓊台。

幽王看見褒姒髮髻凌亂,淚流滿面,疑惑的就問:「愛妃怎麼現在還沒梳妝打扮?」

褒姒扯住幽王袖子大哭,邊哭說邊:「太子帶人來園中摘花,我又沒有得罪過他,太子一見到我,就打罵不停,如果不是宮人跪地勸止,我早就死了!求王為我做主!」說完依然嗚嗚咽咽的哭不停。

幽王聽到這裡,心裡也明白了,於是對褒姒說:「是妳位份低,卻不去拜見太子的母親,才會惹來這事。這一定是王后指使的,不是太子的本意,不要怪錯人了。」

褒姒說:「太子是為母親出氣,想來是不殺妾不會停手。妾自己死了也沒關係,只是承蒙萬歲寵愛,已經懷孕兩個月。妾的一條命,等於是兩條命了!求王讓妾出宮去,保全我母子的性命。」

幽王說:「愛卿先忍著,朕自然會去處置。」

即日就傳了一道旨意,說:「太子宜臼,逞兇好鬥,眼裡完全沒有禮法,不能姑息,即日就到申國去,聽申侯教訓。東宮太傅少傅(老師、助教)等官,沒有盡心輔導,也貶職一起去。」

太子聽了想進宮跟父親說明,無奈幽王吩咐宮門不准通報,太子只好駕車去申國了。

申后等了很久,都不見太子進宮,問了宮人才知道已被貶去申國。

從此申后一個人沒有幫手,整天怨夫怨子,含淚過日子。

 

再說褒姒足月生產,生下一個兒子,幽王非常疼愛,看做是珍寶,取名叫做伯服,而且有想將正宮生的兒子(嫡子)廢掉,改立褒姒生的兒子(庶出)做太子的想法。

只是周朝向來謹守嫡庶區分,而且太子也沒有犯過什麼過錯,沒有廢掉太子改立伯服的理由。

虢石父猜測出幽王的想法,就跟尹球商量,私下和褒姒串通,說:「太子既然被趕去娘家外公那裡了,應該就讓伯服當繼承人了。如果內宮有娘娘在王的枕邊慫湧,朝堂上有我們二人協助扶持,還怕有什麼不能做到的嗎?」

褒姒聽了非常歡喜,笑說:「就要麻煩兩位大人用心幫忙了,如果有一天,伯服成了太子,繼任王位,就跟兩位大人共享天下大權。」

從此之後,褒姒就派出很多心腹的宮人日夜監視申后,要抓申后的把柄,宮裡宮外都安插眼線,有任何的風吹草動,都一清二楚。

 

申后自從太子被貶,一個人獨居,每天都是流淚渡日,有一位年紀大的宮人,知道申后心裡的憂煩,就說:「娘娘既然想念太子殿下,不如寫一封信,派人偷偷的送去申國,請殿下寫書謝罪。如果感動萬歲爺,把太子召回來,娘娘母子就能重逢了。」

申后說:「方法好是好,不過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幫忙送信。」

宮人說:「我的母親叫做溫媼(媼:指年老的女人),是個醫女,娘娘可以託說有病,把溫媼召來宮中看病,讓溫媼把信夾帶出宮,讓我的哥哥送去申國,絕對不會有問題。」

申后沒法子,只好依從計策寫了一封手書,內容大致寫說「天子不顧念人情,寵信妖女賤婢,使我們母子分離。現今妖女又生兒子,天子對她的寵愛和信任更加堅定。我兒可以向天子奏報,假說已經認罪,說已悔悟自新,希望父王寬恕。如果你有機會回來,我們母子重逢,其他的再做打算。」

寫完信後,就臥床裝病,召溫媼進宮看病。

早就有人跟褒姒報訊息,褒姒說:「申后這次一定是要跟外面傳送消息。等溫媼出宮時,搜遍她全身,就知道有沒有問題了。」

溫媼來到宮中,老宮人就先告知送信的事,假裝看完病後,申后把信交託給她,囑付一定要連夜送到申國,不可以擔擱。

另外還賞賜了兩匹昂貴的綵繒布帛給溫媼。

溫媼把信藏在懷裡,手拿著綵繒,歡天喜地的出宮,被守宮門的內監攔下盤問,問她:「從哪裡得來的綵繒?」

溫媼答說:「是老妾給申后看病得到的賞賜。」

內監再問她:「是否有夾帶其他的東西。」

溫媼說:「沒有。」

原本內監要放她出去時,又有一個人說:「不搜查全身,怎麼知道有還是沒有?」

於是要搜溫媼的身,她東遮西閃,露出慌張的神色,拉扯之間,扯破衣服,書信的一角就露出來,馬上就被查獲了這封信。

溫媼連同綵繒跟書信都一起被押到瓊台,褒姒看了書信後,心中大怒,就命人將溫媼鎖在空房間裡,不許有人透露消息。

還把綵繒用手撕碎,等到幽王進宮,就問為什麼滿地的碎綵繒?

褒姒含著眼淚說:「我不幸的進了宮,承蒙吾王寵愛,卻導致正宮娘娘妒嫉,又不幸生了兒子,更是對我懷恨在心。今天正宮娘娘寫封手書給太子,書信裡還寫:『其他的再做打算』一定是要害我們母子的性命,求王為妾作主。」

說完,把書信交給幽王觀看。

幽王認得申后的筆跡,就問傳送書信的人是誰?

褒姒說:「是一個叫溫媼的人。」

幽王叫人把溫媼帶出來,不由分說,拔劍就將她殺死了。

 

當天晚上,褒姒在幽王面前撒嬌的說著:「賤妾母子的性命,就全看太子的決定了。」

幽王說:「有朕作主,太子不能把你們怎樣。」

褒姒卻說:「吾王千秋萬歲之後,自然是由太子繼任為王。現在王后日日都在宮裡盼望太子回來,夜夜都在詛咒我,萬一哪天他們母子掌權了,我跟伯服一定死無喪身之地呀!」

說完,嗚嗚咽咽又哭了起來。

幽王不忍心,就說:「我有心要廢王后跟太子,讓妳做正宮,伯服當太子,只怕是大臣們不肯,又能如何?」

褒姒說:「做臣子的,當然要聽君王的,這才是順從;要君王反過來去聽臣子的,不就是叛逆了嗎?王只要將廢后廢太子的意思說出來,就看大臣們的意見如何了。」

幽王說:「妳說的有道理。」

稍晚,褒姒召集心腹宮人傳話給虢石父跟尹球兩人,預備明天早朝時附和幽王。

第二天早朝,幽王宣百官上殿,開口就說:「王后嫉妒褒姒,咒詛朕,不能母儀天下,可以把她抓來問罪。」

虢石父上奏說:「王后是後宮的六宮之主,雖然有罪,但是不可以像犯人一樣的抓起來問罪。如果是品德不好,就傳旨廢后就好,另外再選擇合適有賢德的妃子,立為王后,這才是萬世的福氣!」

尹球立刻附議說:「臣聽說褒妃很有品德,性格溫和文靜,可以代替申王后主持後宮。」

幽王說:「太子現在在申國,如果廢掉王后,那太子要如何處置?」

虢石父說:「臣聽聞古人說:『母以子貴,子以母貴 』現在太子避罪住在申國,本就沒辦法盡臣子跟兒子的道義,況且申王后如果被廢,如何還要用申王后的兒子當太子呢?大臣們願意扶伯服做東宮太子,是國家社會的福氣!」

幽王聽了很高興,即刻傳旨將申王后打入冷宮,廢除宜臼的太子名份,貶為平民百姓。另外,立褒妃為褒王后,伯服為太子。如果有大臣想要進諫的,就當作是跟廢太子宜臼結黨的,以重罪論處。

這是幽王九年的事。

從此之後,文武百官心懷不平,但知道幽王已經決定了不會改變,上奏進諫只是拿自己的命賠上去而已,根本沒有用處,所以沒有人願意開口評論。

太史伯陽父很感慨的說:「家國倫理已經滅絕,周朝要亡國是隨時可以預見的。」

當天就以年老做藉口,辭去官職。

大家看伯陽父辭官,於是跟著棄官回到鄉下去種田的人非常多。

朝裡,只有尹球、虢石父、祭公易等自私的奸臣在幽王身邊,幽王也天天在褒后宮中作樂。

 

褒后雖然已經趕走申王后成為正宮娘娘,享有獨佔幽王的特權,但是從來沒有笑過。

幽王曾經為了讓褒姒笑,召集樂工嗚鐘擊鼓、彈琴唱歌,宮人跳舞進酒,偏偏褒姒就是不笑。

幽王問:「既然妳不愛音樂、歌舞,那喜歡什麼呢?」

褒姒回答說:「妾沒有什麼特別的喜好。記得從前用手撕裂綵繒時,聲音非常清脆好聽。」

幽王說:「妳既然喜歡撕裂綵繒的聲音,怎麼不早說?」

於是叫掌管庫房的官員每天呈上百匹綵繒,叫有力氣的宮女用手撕裂,來取稅褒姒。

無奈褒姒雖然喜歡撕裂綵繒的聲音,卻還是不笑。

幽王又問:「妳有什麼原因才不笑的?」

褒姒說:「妾本來就不笑,沒有什麼原因。」

幽王說:「朕一定要讓妳真的開心笑一次。」

就發出命令,如果有人能讓褒后開心一笑的人,不論是宮裡的還是宮外的,就賞賜千金。

虢石父想到一個計策,就對幽王說:「從前先王因為外族西戎強大,擔心隨時會被入侵,所以在驪山的下面,設置有煙台二十幾座,又置放了大鼓數十架。

如果有外族入侵,只要點燃烽火,狼煙會直衝入天際,附近的諸侯看見了,就會立刻發兵相救。還可以擊打大鼓,催促他們前來救援。

這幾年來,天下太平,沒有什麼戰爭。

吾王如果想要王后一笑,必須請王后一同去驪山遊玩,到了晚上就點火舉狼煙,諸侯一定會立刻集結軍隊前來救援。

當他們到的時候發現沒有入侵的人,王后一定會覺得好笑。」

幽王說:「這真是個好計策。」

就連同褒后一起往驪山遊玩,到了晚上在驪宮設宴,傳令叫人去點燃烽火。

當時鄭伯友正在朝中,聽到幽王要點燃烽火的命令,大吃一驚,急忙趕到驪宮阻止。

鄭伯友說:「先王設立狼煙台,是為了抵擋外族入侵緩急用的,各方諸侯都會守信派兵過來。今天如果沒有外族入侵卻點燃烽火,不就是戲弄諸侯嗎?假使以後真的有外族入侵,就算再點煙擊鼓,諸侯也不會相信。

到那個時候,要用什麼來徵求兵力援軍救急啊?」

幽王大怒,說:「現下天下太平,為什麼會需要徵兵?朕今天跟王后一起來驪宮遊玩,沒有什麼可以消遣的,跟諸侯們開開玩笑而已。以後有其他的事,跟你沒有關係!」

就不聽鄭伯友的話,大舉烽火,又命人擊打大鼓。

一時間,鼓聲像雷一般的響,烽火把黑夜照得像白天一樣。

京城附近的諸侯以為鎬京發生變故,一個個立刻點兵徵派軍隊,連夜趕到驪山來。

沒看見敵人,卻聽見樓閣裡充滿鐘鼓音樂聲,是幽王跟褒后在飲酒作樂。

幽王派人向諸侯說明:「還好沒有外敵入侵,你們點兵趕過來辛苦了。」

諸侯們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,各各面對面不知該說什麼,只好把作戰的旗子捲好,點兵帶回屬地。

褒后在樓上,倚著欄杆看見諸侯急忙的來去,只是白忙一場,忍不住鼓掌哈哈大笑。

幽王說:「妳一笑,真是千嬌百媚,這可是虢石父的功勞。」

就命人取了千金賞給虢石父。

 

再說申侯知道幽王廢申后立褒后,就上書進諫:「從前桀王寵信妹喜就亡了夏朝;紂王也因為寵信妲己而亡了商朝。王今天寵信褒姒,廢掉屬於嫡長的宜臼,反而立庶出的伯服做太子,既背叛了夫婦的道義,又傷了父子情感。桀王跟紂王的事件,現在又要重演了。夏朝跟商朝的災禍不就在眼下了嗎?請求吾王取消違背倫常的命令,就可以免去亡國的災禍。」

幽王看了申侯寫的上表,氣得拍桌子大罵:「這個賊人憑什麼敢亂說話?」

虢石父說:「申侯當時看見太子被放逐,早就心懷不滿。又聽說申后跟太子都被廢了,一定是想要謀反,才敢大膽的指責王的過錯。」

幽王說:「這要怎麼處理?」

虢石父說:「申侯本來就沒有立過什麼功績,只是因為女兒立為王后才有分封。今天申后跟太子都被廢了,最好把申侯的職位下貶,仍舊是伯。而後發兵去討伐他犯上的罪,就不會有後患了。」

幽王准許虢石父的上奏,下令削去申侯的爵位,貶降成伯,命虢石父為將軍,召集一隊精兵,前往申國準備討伐申伯。

 

畢竟勝負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y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